
发布日期:2025-07-28 22:21 点击次数:51
三十五亿美元的豪赌:沙特、中国与中东新格局的塑造靠谱的股票配资公司
1991年的海湾战争,伊拉克的“飞毛腿”导弹雨点般落在沙特,然而,沙特却安然无恙。这并非侥幸,而是三十多年前一笔看似“糊涂”的35亿美元军火交易的深远结果。这笔交易,不仅让中国军工产品走向世界,更让沙特获得了战略自主,彻底改变了中东的权力平衡,最终促成了如今沙特和伊朗在北京的世纪握手。
这笔交易的背后,是沙特上世纪80年代的不安。当时,沙特坐拥全球石油命脉,财富惊人,却面临着巨大的安全困境。两伊战争的硝烟弥漫在边境,以色列的威胁始终挥之不去。依赖外部采购的沙特国防体系不堪一击,在地缘政治棋盘上始终被动挨打。他们渴望获得一种强大的战略威慑力量,而中程弹道导弹成为首选。
展开剩余79%沙特首先向美国求助,但得到的却是毫不留情的拒绝。美国为了维护中东的军事平衡,以及确保以色列的绝对安全优势,拒绝向沙特出售战略导弹。美国提供的“安全保障”,实际上更像是一根带有明确政治条件的牵引绳,而非真正的安全。
这次碰壁让沙特幡然醒悟:真正的安全,是买不来的,更不能依赖他人施舍。他们必须拥有自己的威慑力量,于是将目光转向了当时并不算熟悉的中国。
1987年,沙特秘密派代表团前往北京,由时任沙特驻美大使班达尔亲王和时任沙特防空军司令哈立德亲王领衔,他们肩负着为国家争取战略自主的重任。当时的中国正值改革开放初期,急需外汇,沙特的订单对中国来说是天赐良机。
谈判中,中国代表(包括杨尚昆、曹刚川等人)与沙特代表就东风-3型导弹的价格展开磋商。曹刚川伸出一根手指,本意是每枚导弹约1000万美元,却被沙特误解为1亿美元。这与其说是误会,不如说是沙特急于摆脱美国控制,追求战略自主的强烈愿望的体现。最终,双方以35亿美元的价格成交了35枚导弹,中国还额外赠送了一枚。
这笔交易仅仅是个开始。1988年,沙特又追加了150亿美元,启动了代号为“金轮工程”的超大型项目。这不仅包括导弹的供应,还包括在沙特建设完整的导弹基地,进行人员培训和提供长期维护服务。数千名中国工程师远赴沙特,克服恶劣的沙漠环境,建成了现代化的导弹基地,展现了中国的建设能力和技术实力。
这种“授人以渔”的合作模式,与西方军售的“阉割版武器 政治条件”模式截然不同。中国提供的,是完整的技术和服务,是真正的平等合作,而非控制与依赖。沙特将国防命脉交付中国,是对中国实力和信用的高度认可。
海湾战争期间,沙特公开展示进入战备状态的东风-3导弹,震慑了伊拉克,这枚“沉默的导弹”的威慑力远超其实际发射威力。它不仅提升了沙特的国防地位,也让中国军工产品在国际舞台上声名鹊起,并为中沙两国在1990年正式建交铺平了道路。
回首往事,这笔35亿美元的交易,远不止是一笔简单的军火买卖。它是一场豪赌,是对信任的豪赌,是对战略自主的豪赌,也是对打破单一依赖,构建多极世界秩序的豪赌。这笔交易的成功,为今日沙伊和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中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注入了新的活力。它证明,真正的安全,并非来自单一的依赖,而是来自多样的合作和自主的掌控。 沙特当年支付的35亿美元,不只是一张导弹账单,更是一张通往战略自主、打破单一依赖的新牌局入场券。
"
发布于:内蒙古自治区Powered by 正规股票融资标准_股票正规融资门槛_炒股正规融资条件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